公司新闻
央广网北京4月12日消息(记者郑少纯)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4月10日至11日,2025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在北京举行,众多参展企业展示了各自在储能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创新应用。
在“新源智储馆”区域,南方电网储能公司展厅吸引了许多参展观众。展厅内分设8个区域,其中,“多技术引领”“本质安全”“数智化运营”“多场景应用”“储能生态构建”五个区域聚焦南网储能前沿技术和应用成果,讲解员结合展示产品及展示画面,深入浅出地向观众介绍相关内容,绘就出一幅南网储能赋能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的图景。
“这是我国首个吉瓦时级新型储能安全监测平台。这个平台将接入我国南方区域85座大小规模各异、位置节点不同的储能电站,规模超过全国装机总量的2%。”在“数智化运营”展示区域,讲解员张豪指着屏幕上的展示平台,向观众介绍着首次发布的我国首个吉瓦时级新型储能安全监测平台。
据张豪介绍,该平台可以把各个电站470多万个监测点数据信息进行精准采集,再运用“云端”近1800万个算法进行大数据分析,帮助运维人员“足不出户”地掌握储能设备的健康状态,准确率高达97.6%。“如此一来,不仅能够从源头上查找设备缺陷,提前超15分钟预防储能装置燃爆、火灾等事故的发生,还能把我们运维人员从重复性的人工监测工作中解脱出来,促进行业运维效能的持续提升。”
在“多场景应用”展示区域,讲解员龚轩结合案例讲解,向观众介绍了南网储能在电网调峰调频支撑、弱电网构网支撑、移动式应急备电和电力现货市场排头兵四个场景中的应用价值。在“本质安全”展区,讲解员万民惠围绕全寿命周期应用安全技术和标准制定两方面向观众进行讲解。
在“储能生态构建”展示区域,讲解员介绍了中央企业新型储能创新联合体的优势。该联合体于2024年7月正式启动,以“三个圈层”把100多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社团组织紧密连接在一起,着力解决制约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系列“痛点”“堵点”“短板”问题,推动新型储能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在南方电网储能公司展厅,最受关注的,当属“多技术引领”展示区域。锂电池储能技术、钠电池储能技术、液态金属电池储能技术均设有实物展示柜。展示柜前,讲解员谭启鹏与观众进行交流,探讨着多技术路线应用的情况。
据悉,本次展览会上,南网储能重点进行了我国首个兆瓦级锂离子电化学储能电站、我国首个储能电站国家标准《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规范》、梯次利用动力电池筛选利用技术及示范应用、世界首套电力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世界首套基于液氮灭火抑爆的储能系统、我国首个高压移动式储能站、我国首个吉瓦时级新型储能安全监测平台等成果展示。
扫一扫,添加微信
热线电话:
0553-3025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