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中国技术有限公司-「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美国人工智能发展冲击电力系统的启示-Kaiyun·中国技术有限公司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动态 > 行业新闻

美国人工智能发展冲击电力系统的启示

更新时间:2025-03-23点击次数:

  

美国人工智能发展冲击电力系统的启示(图1)

  美国生成式AI发展面临的用电挑战,根源在于算力需求激增与电力系统常规发展的不适应,美国电网承载力不足、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数据中心用电新特征与可再生电力的源荷“双重波动”,是进一步加剧算力与电力矛盾的三大主因。

  2022年11月以来,以美国OpenAI公司发布里程碑式产品ChatGPT为标志,AI大模型跻身全球科技热点,迅速掀起技术创新和应用浪潮,正在重塑着千行百业。美国AI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驱动算力基础设施用电量极速飙升,成为新的“吞电巨兽”冲击电力系统。算力和电力的矛盾日益突出,算力资源聚集区域的电网不堪重负,电力系统承载力大幅下降,安全可靠供电风险急剧上升,迫使微软、谷歌等IT巨头竞相跨界就近自建电源来满足新建算力基础设施的用电需求。我国算力也正处于提速发展阶段,宜未雨绸缪、提前部署,实现算力-电力有机协同。

  生成式AI通过学习大规模数据集生成新的内容,与传统AI相比,模型规模更庞大、场景算法更复杂,对算力的需求也快速攀升。从模型规模来看,仅能处理文字的GPT-3训练参数为1750亿,而具备文本、图片等处理功能的GPT-4训练参数约为1.8万亿,模型大型化、复杂化带来算力需求急剧上升。从场景算法来看,随着生成式AI的迭代,应用场景从单纯的文本生成向视频创作“升维”,带来算力需求的再次爆发。据相关研究显示,使用相同的文本作为输入,生成一段视频的算力需求是文字的1500倍。

  kaiyun官方公告

  生成式AI对算力的海量需求推动如中央处理器、AI算力卡等计算机硬件加速升级。计算机硬件性能持续增强的同时,设备电耗水平也快速提升,对电力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如英伟达公司于2024年发布的新一代B200型算力卡,性能较上一代产品提升了5倍,但单卡功耗也从700瓦提升至1200瓦。受此影响,配备新型算力卡的服务器,单机架功耗预期达到40-60千瓦,约为常规服务器机架功耗的10倍。

  当前,生成式AI创新迭代活跃,美国各行业的渗透率不断提高。据美国麦肯锡于2023年秋季的调研显示,28%的受访者表示在工作中经常使用生成式AI,其中,科技领域占比高达33%,能源领域占比最低也突破14%。尽管算力卡的效率不断提高,但生成式AI的应用场景快速拓展,将带来算力和电力需求的急剧增加。研究显示,仅OpenAI公司就需要近3万个AI算力卡支持ChatGPT,每天的电力需求超过50万千瓦时。而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最新数据,美国在运数据中心超过2600家,预计到2026年,美国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费量将从2022年的约2000亿千瓦时上升到近2600亿千瓦时,占总电力需求的6%。

  为满足算力激增需求,美国AI行业对新建数据中心需求愈发迫切,预计到2030年,美国数据中心总功耗,将从1700万千瓦提高到3500万千瓦。受此影响,靠近电源和贴近用户终端的数据中心基地,均出现电网承载力严重不足的窘境,导致新建数据中心项目受阻。据调研,随着近期大量数据中心超预期投产,部分新增数据中心投产时间已延长2至6年。世界最大的数据中心基地北弗吉尼亚州,拥有能源和网络基础设施优势,但可新建数据中心规模已不足预期的0.2%;硅谷、达拉斯沃思堡等靠近终端用户的数据中心基地,可新增数据中心规模分别不足预期的0.5%、1.9%。

  美国区域间电力互济能力长期偏弱,生成式AI引发用电超预期增长,远超美国电力基础设施更新和新建规划目标,进一步加剧电力供需矛盾。电力基础设施方面,美国电力基础设施迭代升级较慢,导致全国70%的输电线路和变压器运行年限超过25年,60%的断路器运行年限超过30年。2023年,算力需求激化电力供需矛盾,美国能源部首次拨款近35亿美元支持扩大输电容量、增强电网韧性。电力规划方面,北弗吉尼亚州的龙头电力企业Dominion Energy针对数据中心快速新增而电力规划严重滞后的情况,将经营区内新增数据中心项目工程进度纳入未来电力规划重点考虑。区域互济方面,为应对数据中心激增用电需求,PJM市场运营机构一改此前主要依赖区域内新建电源的常规路径,提出规划新增多条500千伏跨区特高压线路以提升区域电力互济能力。

  数据中心用电刚性强、可靠性要求高,随着生成式AI应用的普及,当前美国数据中心用电还呈现用电量激增、负荷波动大的新特点。据调研,美国数据中心进行模型推理的用电峰谷差已高达4倍,用电峰谷时段与美国经济活动高度匹配,负荷调节难度较大。由于美国数据中心大多要求高比例可再生电力供应,数据中心的用电新特性与可再生发电的波动随机性将构成源荷的“双重波动”,为保证数据中心供电可靠性的难度不断加大。

  美国生成式AI发展面临的用电挑战,根源在于算力需求激增与电力系统常规发展的不适应,美国电网承载力不足、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数据中心用电新特征与可再生电力的源荷“双重波动”,是进一步加剧算力与电力矛盾的三大主因。

  当前,我国AI大模型等人工智能产业迅速发展,在多行业领域应用日趋广泛,算力需求加速攀高。为此,我国正积极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到2023年底,算力总规模达到230百亿亿次/秒,位居全球第2位,预期未来算力规模将以20%左右增速持续增长。同时,我国具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系统,电网跨省跨区资源配置能力和互济调节能力不断加强。在此基础上,我国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能源资源与算力空间布局,通过“东数西算”工程,推动东部地区中高时延算力需求向西部能源富集地区有序转移,可有效应对生成式AI引发的电力需求激增形势。

  下一步,应充分借鉴美国电力制约算力发展的经验教训,从以下方面推动算力-电力协同发展。

  数据中心分布与人口密度、经济水平、商业需求等呈正相关,美国数据中心主要集中在首都(华盛顿)、金融中心(纽约、芝加哥)和科技中心(旧金山、西雅图)等地,为解决数据中心用电激增的矛盾,迫使相关主管部门和企业采取临时应对措施。我国应统筹算力-电力时空布局,在科学布局“东数东算”、“西数西算”与“东数西算”三类场景的同时,对潜在电力需求增长和电网承载力进行前瞻性评估,按照“适度超前、留有裕度”的原则推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算力高速发展的基础支撑。

  近年来,受极端天气频发、新型负荷广泛接入等因素影响,全球电力负荷波动加剧,用电需求预测难度与日俱增,而美国生成式AI算力需求激增进一步加剧了区域电网负荷峰谷差。面对新形势下的负荷特性加速演化,我国应结合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加强数据中心、电动汽车、新型储能、氢能等新型负荷预测,研判电力需求变化趋势,及时调整电力供应,优化电网资源配置和调度运行,提升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当前算力基础设施的供配电系统普遍采取冗余运行策略,节电降耗潜力较大。建议进一步完善各类型数据中心的实时用电监测,强化数据中心供能系统与数据业务的协同调控,实施用能用电精细化管理,实现能效、成本、算力等整体优化运行。

  kaiyun官方公告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扫一扫,添加微信

热线电话:

0553-3025696 安徽省芜湖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汽配路 3025696@wfsldq.com
Copyright © 2025 Kaiyun·中国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皖ICP备075015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