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过去两年,新能源发电的爆发式增长也将储能行业推上风口。但随之而来的并非一片蓝海,而是激烈的竞争内卷和残酷的价格战。
近年,许多储能企业为抢占市场不惜承受利润大幅下滑,甚至亏损,以超低价策略争夺订单。如今,储能系统价格仍在下探,已有厂商报出含安装费低于0.6 元/Wh的价格。激烈的价格战使行业竞争卷到极致,部分企业宁可放弃全部毛利,也要在竞标中胜出。
价格战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行业整体毛利率承压。不少企业增收不增利,甚至由盈转亏。激烈竞争令企业业绩增长乏力,转型压力与焦虑随之而来,当低价不再奏效,下一步路在何方?
这场内卷也倒逼行业思变。正如行业分析所言,价格战使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唯有加速转型创新,寻求差异化竞争之道,才能走出困局。
在这样的背景下,储能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新的细分领域,希望开拓第二增长曲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方向便是数据中心场景。
从出货流向看,一些储能厂商的订单结构正在改变,来自数据中心行业的需求占比不断提升。
老牌IDC企业世纪互联在2021年就于佛山数据中心开展了新型储能试点,这是国内首例大型数据中心规模化应用新能源储能的案例。
国际上,微软也早早宣布将在2030年前移除数据中心的柴油发电机,转而全面采用电池储能作为后备电源。其爱尔兰数据中心在2022年已用锂电池替代了传统铅酸电池和柴油机,并参与当地电网调频服务。
那么,数据中心为何对储能产生了新的需求?其产业逻辑不难理解。一方面,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下,算力需求激增,我国数据中心规模高速扩张,2017年至2022年,全国数据中心机架总数从166万增长到670万,年均增速接近30%。
伴随投入攀升,数据中心能耗连年上涨。过去十年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年均增长超10%,2022年总耗电量已突破270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1%;预计到2025年占比将达5.8%。
庞大的能耗使数据中心背负高昂电费成本,并带来碳排放压力。在双碳背景下,提升能源效率、降低能耗成为刚需。国家层面早已明确方向,2021年发改委等部门要求到2025年新建大型数据中心的电能利用效率(PUE)降至1.3以下。
2023年工信部等六部门进一步联合发文《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鼓励在数据中心采用源-网-荷-储协同技术,支持液冷、储能等新技术应用,以实现多能互补、智能调控,逐步提高数据中心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比例。
今年2月,工信部等八部门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再次提到拓展用户侧储能多元应用,其中就包括数据中心、智算中心等等。
一些领先的数据中心运营方已经尝到甜头,采用锂电储能后,不仅PUE得以下降,空调备用等环节也可优化,同时部分地区还允许将富余储能参与电网调频等服务获取收益。
种种因素叠加,使得数据中心这个过去相对封闭的市场,正成为储能企业眼中的新蓝海。
这家来自江苏泰州的储能厂商,过去十余年深耕通信基站备用电源领域,以铅酸电池起家,如今正凭借技术创新在数据中心储能市场崭露头角。
2024年初,中关村储能联盟、高工产研等权威机构发布的榜单显示,双登集团已经跃居全球通信与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出货量第一名。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2023年双登集团在全球数据中心储能市场出货量占比达12.5%,位列中国企业第一;通信+数据中心储能电池整体市占率则达到10.4%,稳居全球龙头位置。换言之,双登集团在数据中心这一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已经确立。
双登集团能在激烈竞争中率先卡位数据中心市场,离不开其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和技术积累。双登敏锐地察觉到数据中心储能需求的崛起,将其视为公司高质量增长的第二曲线。
公司多年来服务于全球通信运营商和大型数据中心客户,业务基础与客户资源高度契合新赛道。据统计,全球前十大电信运营商中有5家是双登集团的客户,中国头部的数据中心企业中超过一半采用了双登集团的产品。
长期的合作关系(平均合作超过8年)使双登集团对这些客户需求有深刻理解,也建立了信任背书。当这些互联网和通信巨头萌生采用锂电储能替代传统方案的念头时,双登集团顺理成章地成为优先合作对象。
事实上,双登集团早在2022年便参与了雄安超算中心的绿色数据中心示范项目,提供 “备电+储能”一体化高倍率锂电方案,通过与周边电网协同,实现数据中心辅助调频调峰。这一行业首创的实践为双登积累了宝贵经验,并荣获全国储能创新“标杆产品奖”。
今年4月,双登集团中标了国内某头部互联网公司数据中心锂电池年度集采项目,实现了在大型数据中心储能市场的重大突破。
据悉,此次招标是国内数据中心领域首批大规模锂电储能采购之一,竞争激烈。而双登集团凭借长期技术积累和可靠的业绩验证,成为唯一中标厂商。
这一订单不仅巩固了双登集团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更具风向标意义标志着大型互联网企业正大步拥抱锂电储能,其后备电源体系迎来升级换代。双登集团提供的高倍率磷酸铁锂电池方案以“高安全性、高功率密度、运维便捷、稳定可靠”著称,兼容HVDC和传统UPS等多种应用场景,满足数据中心多样化需求。
产品的长循环寿命和智能能量管理还能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维成本。可以说,双登集团用这一实力订单向行业证明了自身方案的价值。
双登集团深知,在数据中心这样对安全可靠性要求极高的场景,单纯拼价格行不通,唯有以技术取胜。
近年来频繁曝出的储能安全事故和运维难题,也凸显出行业升级智能管理的迫切需求。针对这些痛点,双登集团携手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陈忠伟院士领衔的团队,经过两年攻关,推出了深度融合AI技术的全栈式储能智慧管理平台“双登储能AI智眸系统”。
该系统将电池的本征机理模型与深度学习算法相结合,构建覆盖“电芯-模组-系统”全层级的智能防护体系,标志着储能行业迈入了主动预警、智能决策的3.0时代。
在安全防控升级方面,双登集团在系统内置多层级、多维度的一致性评估引擎,可在电芯层面提前 72 小时发出异常预警;借助“数字孪生+影子分析”模型,将系统级风险预测准确率提升至 99.7%。这意味着潜在隐患在酿成事故前就能被发现和干预,对数据中心等关键设施至关重要。
在运维效率革命方面,双登集团推出的AI 诊断算法使故障定位时间缩短至 30 秒内,同时结合自主研发的电池补电量计算模型,让运维效率提升了 120 倍。
过去可能需要半小时才能排查的故障,如今仅需数十秒自动识别并处理,大幅减少运维人员负担与宕机风险。
在全生命周期管理方面,双登集团率先打造储能资产数字孪生平台,对每套电池系统从设计、运行到收益评估实施数字化映射与闭环管理。通过深度数据挖掘,不断优化系统设计并评估运营收益,为数据中心运营方提供了“可视、可控、可持续”的能量资产管理工具。
深度AI赋能层面,双登集团的AI智眸还集成了自主研发的 DeepSeek 大语言模型,打造出全球首个储能垂直领域智能客服系统。该模块学习了超过 10 万条专业语料,能实时解析电池运行数据,并以多语言提供运维建议,让现场决策效率提升 300%。这就像给运维团队配备了一位“7×24 小时在线的储能专家”,显著降低人为失误和响应延迟。
对于数据中心这种对稳定性要求极高的场景,AI智眸让储能资产拥有了自我诊断和优化能力,可主动识别并纠偏潜在风险,从而实现真正的主动防护。它解决了数据中心盲目用电的难题,为行业构筑了由 28 类核心算法所支撑的技术护城河。
与此同时,双登集团在硬件层面同样坚持多元技术并举,已建立涵盖锂电、铅酸、钠离子、固态电池的技术矩阵,并以安全、成本、性能三位一体为导向进行产品研发。在锂电和铅酸等成熟产品之外,亦积极探索钠离子等新兴技术,确保在不同应用场景都能提供最优解决方案。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 举报邮箱:br>
扫一扫,添加微信
热线电话:
0553-3025696